首页 / 健康保险 / 专访瑞再中国区寿险与健康险市场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传统重大疾病保险增长乏力,推动老年重疾险时机已到

专访瑞再中国区寿险与健康险市场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传统重大疾病保险增长乏力,推动老年重疾险时机已到

过去十年高歌猛进的健康险,在2021年继续面临调整。今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增速仅为8%,这是2017年受政策影响短暂调整结构之后,健康险又一次陷入个位数增长。

“实际上,健康险(重大疾病保险)这一轮下降的轨道在2-3年前已经有痕迹了,而且到现在似乎也依然增长乏力。”近日,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寿险与健康险市场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传统重大疾病保险的新单、代理人产能可能回到了2017年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此前主打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快速增长的空间不再,寻找不同的客群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对保险公司已是当务之急。

从再保险角度看健康险市场,张永强表示:“健康险赔付率的持续上涨也是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以重疾险为例,根据行业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的研究报告,在过去5年间,旧定义下的25种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年均增长在4%左右(男性2.3%,女性约6%)。但因为国内重疾险主要是和终身寿险或两全保险固定组合销售,所以在费差、利差以及寿险理赔经验的持续改善等方面可以和重大疾病发生率的恶化有对冲作用,而且很多公司在定价时也考虑了重大疾病发生率的恶化趋势,所以短期内重大疾病保险还是很健康和稳定的业务,长期看如果经营压力持续增大也不应该感到意外。”

在其看来,在政策利好、需求驱动、市场环境改变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此前还不被市场看好的老年重疾险,可能正迎来一个更好的时机。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寿险与健康险市场业务部负责人张永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年内重疾险市场规模下滑两成

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国内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从677亿元迅速增长至4042.5亿元,增长五倍。2016年3月,原保监会出台《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回归保障本质,不能以高收益作为主要的获客手段,被设计成中短存续类产品的一类健康险——护理险受到冲击。2017年,高速增长的健康险保费很快降至个位数增长。

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市场调整之后,健康险再次重归高增长态势。在重疾险及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医疗险助力下,2019年健康险重回30%的增速,市场规模达到7066亿元,2020年,健康险保持10%以上增速,在疫情背景下表现优于其他险种,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从2020年开始,重疾险新单出现负增长,但当时疫情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甚至出现很多声音认为这轮疫情会成为健康保险增长的驱动因素。负增长局面在2021年持续,今年截至目前重疾险新单负增长约20%。”张永强表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3亿人拥有重疾险保单,虽然还有增长的空间,但对于行业来说,短期内“大象”已经不在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产品供给端为不同的客群提供更合适的产品是当务之急。

如何寻求经营上的差异化,在张永强看来,老年保险可能迎来一个发展时机。他坦言,此前,老年重疾险在中国市场推广数年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在拥有超9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韩国市场,此类产品推广1-2年购买人数可达200万人。而中国60岁到65岁的人群就有7500万,瑞再从2012年起开始在国内推动老年重疾保险(老年癌症保险),很多其他再保同行也和寿险健康保险公司一起努力,但全行业销售8年仅有130万张有效保单,可见渗透率之低。”

“参照国外成功案例,我们认为,在中国推广老年重疾险此前未获得成功,主要是时机问题。”张永强指出,当下,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为父母购买保险的意愿和购买能力提升,加之政策推动形成利好,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合作,有望解决老年产品设计、核保面临的问题,并成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

10月15日,在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支持保险机构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加强老年常见病的研究,加快开发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险。

险企发力老年防癌险、护理险

针对老年群体的健康险产品,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形态?张永强分析称,以此前较为成熟的老年重疾险为例,由于健康风险较高,采用常规的定价因子导致产品杠杆率偏低。而设计为低保额产品,由于现金价值率低,保险公司做相关产品的动力不足,由于佣金很低,代理人也没有意愿去推广。

聚焦疾病种类,是提高杠杆率的一大有效方式。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寿险及健康险解决方案部负责人刘翩翩称:“根据我们从不同渠道收到的产品需求来看,有较多的需求都是针对次标准体人群的,产品包含了单病种疾病保险、重疾保险以及医疗险等多个产品类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次标准体人群的疾病状态进行分别研究,比如对三高人群的保险,或者对某一单独疾病早期患者的医疗险。”

在刘翩翩看来,要拓展目标人群至次标准体,就必须要通过科技手段,否则核保的成本及效率将难以承受。据悉,目前行业已经能够通过智能核保等科技手段,以交互式问卷的方式,快速深层地了解消费者的健康状况,迅速得到核保结论。

护理保险也是未来一大发展方向,可以为需要长期照顾的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据相关预测,我国老年长护费用的自付部分及社会支出部分在2030年将达到万亿元。而2017年数字显示商业护理险保费收入占同期健康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超过5%。

基于在海外市场的产品经验,刘翩翩提出几个发展思路:加入并非严重失能的短期护理责任,比如骨折照护,拉近消费者对产品的距离感;聚焦若干与重大疾病具有相关性的失能状态,以重疾相关的条件作为理赔的基准,相比复杂的照护理赔标准更容易被销售团队理解和推广,比如,罹患疾病时不仅拿到一笔一次性保额,还有5-10年的护理津贴期。

“目前很多大型的保险公司都有重大疾病护理保险销售或推出计划,不排除明年可能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张永强表示,“据我们观察,此类保险未来一两年内在中国市场应该会有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保讯通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oxuntong.cn/2021/10/29/9407b60db7c8f8384dd3dc5e2bbeea27/

admin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zhutibab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