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1
在短短几年内保费激增数十倍之后,百万医疗险又在内外双重原因的夹击下面临增长瓶颈。
在客户端,高免赔额降低了客户获得感;在产品侧,百万医疗险又已陷入了同质化严重的“内卷”困境中,保险责任上大同小异,附加服务也并没有打动客户,反而成为费用和资源的竞赛。而在外,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惠民保冲击了百万医疗险的领地。
为了寻找突破口,各保司不断创新,推出“0免赔额”百万医疗险,但这是否是真的解药?百万医疗险下一个客户增量又在哪里?
高门槛、低赔率被诟病
毫无疑问,2015年百万医疗险的“横空出世”,改写了健康险的格局,甚至挤占了曾经的“王者”重疾险的地位。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自2016年兴起以来,百万医疗险保费规模10亿元增至2020年的520亿元。这意味着,百万医疗险保费5年增长超过50倍。
而在2020年后,惠民保的登场让百万医疗险陷入发展泥潭,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健康险市场增长急转直下。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在2015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但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已下滑至3.99%。
“百万医疗做的其实是医疗保险金字塔尖那部分的生意,将大概率事件变成了小概率事件。”有资深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坦言。
“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都有两条限定,一是免赔额一万元,二是需要先从社保内报销,未报的部分再用百万医疗险报销。以北京社保为例,门诊报销上限2万元,住院报销上限50万元,再加上1万免赔额总共53万元。53万元以上的部分才能去找百万医疗报销,但这部分人群占比又有多少呢?这就是用社保在百万医疗险兜底。”
社保兜底的效应从百万医疗的平均赔付额中也能窥得一二。以中国人寿2022年理赔报告为例,百万医疗险人均理赔金额21877元。而其他未区分百万医疗险与普通医疗险的理赔报告显示,大部分医疗险件均赔款低于3000元。
蚂蚁保最新分析数据显示,有49%的用户因达不到免赔额而不能理赔;同时,感冒住院、肺炎、阑尾炎、肾结石、韧带拉伤等(意外)这五种常见疾病的开销约在2000-5000元范围,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都在一万赔付范围之外。
前述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医疗保险先花钱后报销的设置也让很多人被挡在理赔的门外。“即使病人真的需要花100万元看病,但多少人能拿出这个钱呢?没有现金去支付这么多医疗费,自然没办法真的报销出百万。”
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医疗险在赔付率上处于偏低的状态。根据已公布的2022年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139家保险公司综合赔付率为45%左右。仅39家赔付率超50%,包括25家产险公司和14家人身险公司。
除去部分公司短期医疗险经营时间不长、业务波动较大的因素,仅观察几家大型寿险,比如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平安健康的赔付率分别为42.5%,49%和43.9%;而财险公司如人保财险、众安财产、大地财产的赔付率分别为59.98%、36.3%和28%。
一般而言,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较高,会导致险企亏损而不利于长期发展,消费者的续保难以保证。但过低的赔付率,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获得感偏低,也不利于续保。此前,监管曾针对意外险下发通知,要求保费连续三年超过500万元,过往三年再保后综合赔付率平均值低于50%的险企及时调整保费。
重塑“0免赔额”
为了从和惠民保同台竞争中重拾优势,并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各险企也在不断思考百万医疗险的未来如何走,降低受到诟病的免赔额成为思路之一。
3月,由中国人保、平安健康、阳光财险、众安保险公司联合承保的 “好医保·住院医疗(0免赔)”医疗险在蚂蚁保上线。同日,平安健康险在蚂蚁保上推出业内首款0免赔少儿长期医疗险——“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
据介绍,“好医保·住院医疗(0免赔)”的用户在申请理赔时没有“免赔额”限制。在保障责任上,这款产品包含了300万元的一般医疗保险金,100种重疾和23种罕见病医疗保险金600万元,600万元的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以及1万元的100种重大疾病津贴保险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1万元以内的住院医疗费用可报销30%,1万元以上100%。同时,对于符合定义的大病、重病的报销比例是100%。
另外,界面新闻注意到,蚂蚁保上由太平洋财险承保的“太惠保”(0免赔版),在责任范围内,无论大病小病住院,赔付比例均为100%。不过二者保费差异较大,以30岁女性计算,太惠保”(无特需责任)相比于“好医保·住院医疗(0免赔)”贵约600元。
“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的保障范围包括意外门急诊保险金、一般住院医疗保险金、28种特定疾病住院(含特需)保险金、院外特定恶性肿瘤药品费用保险金。不过,用户意外门急诊保险金和一般住院医疗保险金报销比例为80%。这也就意味着“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仅针对28种特定疾病可以真正做到0免赔,而其他医疗费用在经过社保报销后仅赔付80%,无论大小病,自己都需要承担20%的医疗费用。
蚂蚁保金融产品部负责人严捷表示,此前,市面上已有一些不设免赔额的医疗险,但通常保障额度较低,仅为5-10万元;也有0免赔的百万医疗险,相比有免赔额的产品价格较高,用户接受程度较低。而此次好医保上线的2款0免赔产品,价格仅上浮10—20%左右,“这是0免赔医疗险首次在行业内的规模化普及。”
众安保险健康事业部产品负责人王顺表示,好医保这次取消免赔额后给了行业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百万医疗的未来不用局限在一个免赔额1万的层面上,希望通过这次产品迭代,告诉大家未来百万医疗产品不仅仅是一个保大病的产品,它可以兼具高保额的同时有着非常低的获赔条件,让大家小病也能赔得了,大病也能看得起。
扩大“带病体”承保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次均住院费、次均住院需个人承担费用持续增长。以2020年为例,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657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需个人承担费用(自付+自费)为4438元,比上年增长11.9%。我国医疗的自费比例约为28%,相比于世界主要国家仍较高。因此,业内普遍认为促进商保与医保衔接,降低自费势在必行。
根据银保监会等13部门《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然而健康险的发展在近年却有放缓的趋势。“从2018年开始,健康险保费收入每年增速非常快,到2020年时保费规模突破了八千亿,当时我们都认为规模站上万亿指日可待,财险公司也纷纷成立健康险部来加速布局,抓住机会。”有中型财险公司健康险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但是到了2021年的时候,增速开始放缓,到了2022年更加明显,仅保持了一个同比微增的水平。不仅仅是百万医疗,还有惠民保也出现了放缓,部分还存在续保困难问题。”该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8447亿元,同比增长3.35%;2022年,健康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653亿元,同比增长2.4%。
“这里面一个核心问题是客户需要什么。现在产品大同小异,都在连接上下游做健康管理服务,但这些服务可能最终都来自一个供应商,而且都是什么火搞什么。但其实从客户端来看,这些服务的使用率非常惨淡,因为并没有多问问为什么要给客户这个服务,客户需要吗?”前述健康险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从健康险的需求角度出发,安永保险行业咨询合伙人杨本心表示:“在传统的模式里面,我们已经把客户需求基本满足了,空间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去挖掘一些潜在的和深层次的需求。比如客户要从传统的又健康又有钱的主流优质客户扩大到不那么健康、不那么年轻、不那么有钱的客户,通过差异化经营需找到新的客户。”
带病体保险成为业内一项共识。据统计,我国慢病人群超4亿元,“带病体”人群医疗支出约2.5万亿元-3万亿元,约占全国医疗支出60%,自付负担较重,保障缺口较大。麦肯锡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带病体”保险保费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保障明显不足。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朝晖日前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表示,当前,带病人群的保险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相关保险创新需要险企、药企、医药器械企业一起来做。这既是保险行业发展痛点,也是新的增长点。
近两年来,健康险公司也在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险企创新推出针对亚健康人群、“次标体”相关保险产品,目前已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乳腺结节等多种疾病。
但李朝晖同时指出,在保险产品创新方面,仅仅靠保险公司一方努力远远不够,需要与产业端深度交流,希望了解产业端的能力、患病病人的需求,与产业端做深入融合,互惠共创,创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电视上报道的
广州的刘女士买个很好的200万保险。去理赔的时候傻眼了,除了这里不赔哪里也不赔。最后呢只赔50块钱[大哭]
保险还说[大笑][大笑]抱歉抱歉给你算错了哈
“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都有两条限定,一是免赔额一万元,二是需要先从社保内报销,未报的部分再用百万医疗险报销。以北京社保为例,门诊报销上限2万元,住院报销上限50万元,再加上1万免赔额总共53万元。53万元以上的部分才能去找百万医疗报销,但这部分人群占比又有多少呢?这就是用社保在百万医疗险兜底。”
你这文章,你是真不懂还是故意的?
一知半解的人在发无知的文章